“河北省海域海島整治修復情況”新聞發布會全程實錄
時間:2017-11-27 作者:信息員
轉自“省國土資源廳”
近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北省海域海島整治修復情況”新聞發布會。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河北省海洋局專職副局長孫大起出席并發布相關工作情況,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全程實錄如下。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這次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河北省海域海島整治修復情況”。
海域海島整治修復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海洋資源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2010年以來,河北省國土資源廳、省海洋局大力推進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作,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今天,我們邀請到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專職副局長孫大起同志,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同志,對我省海域海島整治修復主要工作、存在問題、下步規劃及應對措施等進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孫局長進行發布。
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河北省海洋局專職副局長孫大起:
各位來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社會各界多年來對我省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作的關心,感謝大家在維護沿海生態環境表現出的社會責任感和付出的積極努力。借此機會,我就我省海洋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向大家作以介紹。
河北是環渤海的重要省份,全省大陸海岸線長487公里,管轄海域7227.76平方公里,海島13個,海島陸域面積36平方公里。本世紀以來,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海洋資源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為有效緩解自然景觀受損、生態功能退化和環境質量惡化趨勢,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組織推動下,2010年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全面啟動。經過多年綜合整治,全省的海洋環境狀況穩定向好,2016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質達到第一、二類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由2012年的61.6%提升至79.7%。
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得益于公眾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得益于各級政府陸海統籌謀發展理念的有效貫徹,得益于職能部門的不懈努力和積極作為,也得益于社會各界的主動參與和監督。整治中,我們注重頂層設計、科學修復、創新模式、規范管理,保證了整治修復工程有序有效實施。7年來,共爭取國家海洋局支持資金12億元,地方投入配套經費近10億元,組織實施了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程43項,一是對岸灘、海島、養殖區進行大力度整治修復。通過修復沙灘、整修海島、海水示范養殖等多種模式,整治修復岸線18.2公里,新增沙灘面積49公傾;海島退養還灘268公傾,修復島體617公傾;建立各類生態養殖示范區95.9公傾。二是加強了陸源污染物總量排放控制。加強農業面源、工業點源、市政污染和養殖污染治理,實施排污總量控制,關停污染企業360家,淘汰落后生產線25條;治理畜禽養殖場498個,推廣清潔種植技術76萬畝,建成清潔示范村365個。三是重點兼顧了入海河口區域的綜合整治。整治入海河流10條,實施入海河口海域及海岸帶整治修復示范工程,清淤169.5萬立方米,整治河口岸線1.84公里,建造河口海岸綠地3.7公傾。四是擴大海岸帶植被覆蓋率和濕地面積。實施淤泥質海岸帶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構建植被13.3公傾,形成3個穩定植物群落,植被覆蓋率達90%。實施典型濱海濕地整治修復工程,退養還濕8.9平方公里,清淤2000萬立方米,建設生態護岸15公里,營造海岸景觀帶。五是建立立體環境監測網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實施海洋典型生態災害防控工程,建立船載、浮標、岸基、空天四位一體監視監測體系,構建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和精細化預警預報系統,有效降低赤潮、褐潮等海洋生態災害影響。六是搞好岸灘生態管理養護。推廣河長制、灘長制,明確管護責任主體,落實環保責任,加強已整治修復沙灘管護,嚴控砂質海岸人工建筑物建設和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及時養護沙灘,維系和提升沙灘浴場水質。
當前,渤海海洋環境整治已被提升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心關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更加嚴格的渤海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海域海島整治修復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今后很長時期都將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笆濉睍r期,國家將大力推進“藍色海灣”、“南紅北柳”、“生態島礁”等重大生態工程,我省將主動作為,隨著省市縣陸海統籌、標本兼治理念牢固確立,沿海地區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新科技新技術的大量投入應用,以及綜合整治的深入推進,相信我們的海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會有更大幅度的提升,“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將得以實現。
發言完畢,再次謝謝大家!
答記者問
主持人: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請提問的記者朋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
一、河北日報:我省海域海島海岸帶基本情況和類型分布?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為什么要開展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工作?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1、我省擁有海岸線487公里,其中,秦皇島162.67公里,唐山229.72公里,滄州92.46公里。海島13個,其中,秦皇島1個,唐山12個??砷_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5個,(秦皇島的石河南島:唐山的菩提島、月島、祥云島、龍島)。除滄州的海岸類型全部為淤泥質,秦皇島有少量的基巖和礫石質岸線外,其余均為沙質類型的海岸和海島。秦皇島一帶的海岸在中國北方的環渤海區域享有最美海岸盛譽,其中的北戴河海灘以沙軟、潮平、灘美、水清、氣候宜人,成為國內最早開發休閑度假的國際旅游目的地之一。
2、我省的海域海島海岸帶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是岸線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大;二是河口海域淤塞污染;三是沙質海岸侵蝕加??;四是海島島體侵蝕嚴重;五是濱海天然濕地萎縮;六是海岸生態廊道殘缺;七是海洋生物資源衰退;八是海洋突發災害風險加大。
3、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省的沿海,尤其是秦皇島和唐山的沙質海岸和海島遭受侵蝕危害比較明顯,尤其是北戴河及鄰近海域的海水浴場海灘,不僅呈現沙質變粗問題,寬度也從上百米束窄為幾米,個別海灘接近消失。在2009年前后,北戴河近岸的海水水質也呈現不斷下降變化趨勢,赤潮、綠潮、水母等典型生態災害頻發,使我省沿海生態環境,尤其是北戴河的濱海旅游業和周邊的海水養殖業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損害。為此,開展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非常必要,對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建設美麗中國,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尤其是對改善河北省沿海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特別是北戴河的國際影響力,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遇。
二、河北廣播電視臺:國家對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和重點要求嗎?我省爭取的項目工程布局和經費投入情況如何?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國家海洋局和財政部對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持地方政府開展海域海島海岸帶進行整治修復,明確是對受損的海灣、海岸帶和海島的岸線、沙灘和島體及植被構建等進行整治修復,每年都會有項目明確的項目申報方向和重點的指南。
海域海島海岸帶是地球和人類活動的關鍵地帶,環境問題復雜,生態環境脆弱,社會關注度高,不僅涉及管理部門多,在技術方面涉及領域和專業規范也比較多,的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所以,開展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立項,一定是要通過地方政府提出申請,實施方案編制要以問題為導向,工程措施一定要安排相應的技術調查、跟蹤監測和效果論證做支撐,實施成效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示范性。
從2010年到2016年,我省向國家海洋局、財政部共申請中央海域使用保護專項資金,用于海域海島海岸帶生態整治修復工程項目43個,爭取中央分成海域使用保護專項資金12個多億,地方政府出資近10個億。其中,秦皇島有35個.唐山有8個。
三、河北電臺:北戴河及鄰近海域綜合整治與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的主要區別?組織編制實施方案是如何突出科技支撐的?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1、北戴河及鄰近海域綜合整治行動,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專門針對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質污染和赤潮、微微藻等典型生態災害頻發,濱海浴場沙灘侵蝕等問題開展的區域集中整治工作。在組織實施方式上,是由省委、省政府直接領導和組織推動,地方政府具體抓落實,省直有關部門配合協調指導。經費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和海洋局進行專項支持。整治范圍,北戴河及鄰近海域,包括秦皇島市從山到海的管轄區域,唐山市的沿海污染源和主要入海河流治理,這是一次按流域和跨行政區域進行多部門、多專業和社會聯動布局的系統工程,科技保障始終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全過程。
2、組織編制北戴河及鄰近海域整治修復總體實施方案,總的指導思想是將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精神貫徹落實于行動的全過程。我們在咨詢接受了國內20余位海洋領域頗有造詣的院士和專家意見及建議之后,結合查閱國際和調研國內典型海洋污染治理案例及對北戴河及鄰近海域自然區域條件的分析,確定的海陸統籌、科學規劃、突出重點、防治并舉、創新機制的原則。在確定布局實體治理工程,簡稱為十大工程。即:海灘、河流、港口、工業、農業、林業、城市、農村、海水養殖治理,監測科研保障等,特別將監測科研保障工程做為確保北戴河及鄰近海域綜合整治取得成效的關鍵措施之一。
四、河北經濟日報:幾年來我省組織實施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和北戴河近岸海域整治行動,取得了哪些可推廣、可復制的示范經?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總結這幾年我省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在理論指導工程,技術保障成效方面,可歸納為8種可推廣、可復制的示范模式:
一是沙灘整治修復:形成了“灘肩補沙+人工潛堤+后緣覆植沙丘”模式,(修復岸線總長18.2公里,新增沙灘面積49公頃,沙灘平均寬度恢復至50余米)。沙質岸灘退化趨勢得到有效控制,海水浴場環境品質顯著提升。
二是海島整治修復:形成了“退養還島(還灘)+島體修復+岸線整治+海域清淤+植被修復與構建”模式,(退養還島(還灘)268公頃,修復島體617公頃,清淤海域3113萬立方米,構建植被0.6公頃。)海島及周邊海域生態服務功能得到整體提升。
三是淤泥質海岸原土生態修復:形成了“高式臺田+改土控鹽+適生植物選育+栽培管護”模式,(構建植被13.3公頃,形成3個穩定植物群落,植被覆蓋率達90%)。為淤泥質海岸帶原土生態修復奠定了技術基礎,積累了實踐經驗。
四是河口海域整治修復:形成了“清淤清污+岸線整治+海岸景觀建設”模式,(清淤海域169.5萬方,整治岸線1.84公里,營造海岸綠地3.7公頃。)入海河口生態功能和河口岸線親水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五是濱海濕地整治恢復:形成了“退養還濕+清淤清污+生態護岸+景觀建設”模式,(擬退養還濕8.9平方公里,清淤2000萬方,建設生態護岸15公里)。營造海岸景觀帶,恢復和提升典型濱海濕地的生態功能。
六是海水養殖生態修復:形成“全封閉工廠化養殖+灘涂放苗+淺海投礁增殖”模式,(建成全封閉海水養殖示范區0.5公頃,底棲貝類修復示范區面積13公頃,受損海域生態維系設施示范區82.4公頃)。為海水養殖區整治修復儲備了技術方法和試驗數據。
七是北戴河近岸海域典型生態災害監測與應急處置,形成了“監視監測+預警報+應急處置”模式,實施海洋典型生態災害防控工程,建立船載、浮標、岸基、天空四位一體的立體監視監測體系,構建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和精細化預警報系統,提升海洋災害應急處置能力,有效降低赤潮、褐潮等典型海洋生態災害影響。
八是北戴河及相鄰近岸海域陸源污染源防控:形成“嚴控點源+消減面源+河流治理”模式,(關停污染企業360家,淘汰落后生產線25條;治理畜禽養殖場498個,推廣清潔種植技術76萬畝,建成清潔示范村365個;整治入海河流10條)。工業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強度得到初步控制,主要入海河流水質基本達到環境功能標準。
五、中國經濟時報:我省下一步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作有什么打算和安排?北戴河近岸海域綜合整治工作如何深化提升?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肖桂珍:1、我省下一步的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作,仍然是按照國家海洋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一是繼續認真組織實施完成2016-2017年國家下達的“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七里海潟湖濕地整治修復工程、戴河口至洋河口岸線整治修復工程、石河口至鐵門關岸線整治修復工程和新開河口至南山岸線整治修復工程。
二是根據國家開展“藍色海灣”、“南紅北柳”、“生態島礁”重大生態工程的統一部署,結合《河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和《河北省海域海島海岸帶整治修復保護規劃》有關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程的設計安排,做好年度海域海島整治修復項目的立項申報準備工作。
三是加強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程的跟蹤監測和后評估。建立沙灘修復工程原位監測站,對海岸侵蝕、海灘動態變化進行監測預警;健全完善河口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控入海河流和重點海域主要污染要素的動態變化;適時開展工程區生態現狀調查與監測,掌控工程效果的持久性。
2、繼續深化和提升北戴河海域綜合整治工作:
一是以推進“北戴河新區科技興海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和“秦皇島海洋經濟國家創新示范城市”建設為契機,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海陸統籌深度整治,鞏固和提升陸海源污染防控工程成效。
二是強化“河長制”對接“灘長制”,建立完善陸海統籌的河流污染綜合防治和灘涂保護長效機制和責任體系。
主持人:由于時間關系,提問環節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關注。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作專業性比較強,對海域海島整治修復工作感興趣的媒體,可以在會后進行專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
作者:劉飛張瑞雨來源長城網